顯示政府檔案處主頁動畫

政府檔案處主頁動畫

引言

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,這是中華民族團結共抗外敵持續時間最長、規模最大、犧牲最多的戰爭。全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,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貢獻,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進,邁向偉大復興的轉捩點。在日軍佔領香港期間(1941年 – 1945年),市民生活困苦,糧食和生活物資嚴重短缺,建築物或遭破壞,或被沒收,整個城市的民生和面貌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政府檔案處透過歷史檔案、報章及其他館藏,引領參觀者回顧這段苦難的歷史,以及認識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英勇抗敵的事蹟。

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,這是中華民族團結共抗外敵持續時間最長、規模最大、犧牲最多的戰爭。全國人民以巨大民族犧牲,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貢獻,是中華民族團結奮進,邁向偉大復興的轉捩點。在日軍佔領香港期間(1941年 – 1945年),市民生活困苦,糧食和生活物資嚴重短缺,建築物或遭破壞,或被沒收,整個城市的民生和面貌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。政府檔案處透過歷史檔案、報章及其他館藏,引領參觀者回顧這段苦難的歷史,以及認識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英勇抗敵的事蹟。

攻城

1941年12月8日,日軍開始侵略香港,對香港展開猛烈攻擊,最後在12月18日晚上登陸香港島。在12月25日,香港總督楊慕琦向日軍投降,香港隨即進入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黑暗歲月。由於糧食短缺,日軍政府實施「人口疏散」和嚴格的米糧配給。此外,又強逼市民以港幣兌換軍票,藉以掠奪民間財產。市民生活在這段黑暗歲月下,實在苦不堪言。這些苦難為香港留下了深刻的烙印。

1941年12月8日,日軍開始侵略香港,對香港展開猛烈攻擊,最後在12月18日晚上登陸香港島。在12月25日,香港總督楊慕琦向日軍投降,香港隨即進入了三年零八個月的日佔時期黑暗歲月。由於糧食短缺,日軍政府實施「人口疏散」和嚴格的米糧配給。此外,又強逼市民以港幣兌換軍票,藉以掠奪民間財產。市民生活在這段黑暗歲月下,實在苦不堪言。這些苦難為香港留下了深刻的烙印。

掠地

在日軍佔領香港後,日軍政府隨即進行物業登記工作。這些與物業登記有關的歷史檔案,詳細記錄了物業的地址、面積、業權和估價等資料,並記載了日軍政府將香港街道和地區改成日化名稱。此外,部分建築物和土地亦被日軍政府強行徵收,例如日軍政府為擴建啟德機場,強徵機場附近的土地,令居民流離失所,同時又局部夷平聖山,破壞刻有「宋王臺」的巨石,令香港的歷史地貌與文化記憶遭受不可逆轉的改變。

在日軍佔領香港後,日軍政府隨即進行物業登記工作。這些與物業登記有關的歷史檔案,詳細記錄了物業的地址、面積、業權和估價等資料,並記載了日軍政府將香港街道和地區改成日化名稱。此外,部分建築物和土地亦被日軍政府強行徵收,例如日軍政府為擴建啟德機場,強徵機場附近的土地,令居民流離失所,同時又局部夷平聖山,破壞刻有「宋王臺」的巨石,令香港的歷史地貌與文化記憶遭受不可逆轉的改變。

留跡

日佔時期,日軍政府設置用來囚禁戰俘及外籍平民的拘留營。雖然日軍政府宣稱被拘留人士會得到妥善的待遇,事實上,拘留營的環境惡劣,被拘留人士營養不良,飽受疾病煎熬。在戰爭期間,大量建築物遭到破壞,城市遍佈侵略的痕跡。另一方面,日軍政府又巧取豪奪大量香港市民的財產,以興建象徵其侵略行動的忠靈塔,進一步加深市民的苦難與屈辱。

日佔時期,日軍政府設置用來囚禁戰俘及外籍平民的拘留營。雖然日軍政府宣稱被拘留人士會得到妥善的待遇,事實上,拘留營的環境惡劣,被拘留人士營養不良,飽受疾病煎熬。在戰爭期間,大量建築物遭到破壞,城市遍佈侵略的痕跡。另一方面,日軍政府又巧取豪奪大量香港市民的財產,以興建象徵其侵略行動的忠靈塔,進一步加深市民的苦難與屈辱。

抗敵

1942年,隸屬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(1943年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)的港九獨立大隊在西貢成立,並且在西貢、沙頭角、元朗、大嶼山等地和市區先後成立地區中隊。

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於香港淪陷初期突破敵軍佈防,成功營救一批又一批各界重要人物,讓他們得以繼續在抗戰中作出貢獻。在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中,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冒出生入死之險與日軍進行戰鬥,深入其腹地及海域,以牽制及打擊敵軍。1945年在延安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,朱德將華南抗日縱隊(東江縱隊為其中一支部隊),列為「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」之一。

1942年,隸屬廣東人民抗日游擊總隊(1943年改編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)的港九獨立大隊在西貢成立,並且在西貢、沙頭角、元朗、大嶼山等地和市區先後成立地區中隊。

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於香港淪陷初期突破敵軍佈防,成功營救一批又一批各界重要人物,讓他們得以繼續在抗戰中作出貢獻。在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歲月中,東江縱隊港九獨立大隊冒出生入死之險與日軍進行戰鬥,深入其腹地及海域,以牽制及打擊敵軍。1945年在延安舉行的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,朱德將華南抗日縱隊(東江縱隊為其中一支部隊),列為「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」之一。

留痕

香港在戰後修建了一些地標,以紀念為保衞香港而犧牲的人士。部分紀念活動會在這些地標舉行,例如現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每年的9月3日和重陽節在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舉行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」儀式及「為保衞香港而捐軀之人士」紀念儀式。這些地標提醒後人毋忘日佔時期的艱苦歲月,以史為鑑,珍惜生命與和平。

香港在戰後修建了一些地標,以紀念為保衞香港而犧牲的人士。部分紀念活動會在這些地標舉行,例如現時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於每年的9月3日和重陽節在香港大會堂紀念花園舉行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」儀式及「為保衞香港而捐軀之人士」紀念儀式。這些地標提醒後人毋忘日佔時期的艱苦歲月,以史為鑑,珍惜生命與和平。

資訊及活動